导航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组织机构(一)

发布日期:2025-05-12 浏览次数:716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系根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为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管理,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共同富裕。近期,潇耀律师将围绕“组织机构”有关内容进行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机构及其职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全体成员组成,是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力机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依法行使下列职权:1、制定、修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2、制定、修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制度;3、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选举、罢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或者监事;5、审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监事会或者监事的工作报告;6、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或者监事的报酬及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聘任、解聘和报酬;7、批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业务经营计划、年度财务预决算、收益分配方案;8、对农村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和集体经营性财产收益权份额量化方案等事项作出决定;9、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出让、出租方案等事项作出决定;10、决定土地补偿费等的分配、使用办法;11、决定投资等重大事项;12、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13、法律法规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需由成员大会审议决定的重要事项,应当先经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或者村党组织研究讨论。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的召开程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召开成员大会,应当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十日前通知全体成员,有三分之二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参加。成员无法在现场参加会议的,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在线参加会议,或者书面委托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一户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代为参加会议。

    成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并由理事会召集,由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理事长指定的成员主持。

    成员大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成员大会作出决定,应当经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或者其他法律法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有更严格规定的,从其规定。